什么是晚婚年龄呢?其实《婚姻法》中没有晚婚年龄的规定,只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。
男二十五周岁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的公民,依法登记初婚的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,它不是强制性的,而只是鼓励性、提倡性的结婚年龄。符合晚婚年龄的,根据当地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,可享受晚婚假10-30天不等(含3天法定婚假)。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,它不是强制性的,而只是鼓励性、提倡性的结婚年龄。晚婚的概念很简单,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。
1、晚婚的定义。
男年满25周岁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。
2、初婚年龄的计算方法。
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。计算公式:初婚年龄=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-本人的出生日期。
3、注意事项:
(1)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。如果一方为再婚,另一方为初婚,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,也不属于晚婚。
(2)初婚年龄不能以举办婚礼的日期来计算。
(3)法定结婚年龄是《婚姻法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。晚婚年龄是计划生育法规所规定的提倡结婚年龄,在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基础上各往后推3年。
4、晚婚奖励:
(1)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夫妻,除国家规定的婚假三天外增加婚假十五天;双方达到双方享受,一方达到一方享受;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。
(2)所享受的休假视为出勤,工资照发,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。
相关阅读:晚婚晚育未必都是好的
储女士是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,已经30岁了,至今还在生与不生中徘徊着:“抛开房贷、车贷的压力不说,现在是我的事业上升期,等生完孩子回来,位置早被 人顶替了,几年来的辛苦付出哪能轻易放弃­可这几年,眼瞅着老同学的孩子都快上小学了,身边的朋友也一个个做了妈妈,聚会时常带上自家宝贝儿,我渐渐从不 屑变得有些心酸、焦急和羡慕……”
毕业于一家名牌大学的林女士则显得更为无奈。今年36岁的她,女儿刚满一岁。这些年,学业、工作、婚 恋将她一步步带过了35岁这个门槛,人近中年,才把要孩子列入日程。“从怀孕那天起我就有流产先兆,整天躺着保胎,一动不敢动,而且反应强烈,吃什么都 吐。好不容易挨到生产那天,看着同一天住院的22岁年轻妈妈,临产后几个小时就顺利生产,我却折腾了一天一夜怎么也生不下来,筋疲力尽,最后只能让医生在肚子上开一刀。”林女士说,孩子是生下来了,拉扯她却成了大问题,明显感觉自己精力、体力不比从前。一下班就得匆忙回家带孩子,一天下来累得快要虚脱了, 脾气也越来越大。“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,我宁愿把事业、学业往后放,早点生孩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