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我们都有小时候过家家,扮新郎新娘的记忆,不过那个时候懵懵懂懂。现在当我们的孩子又开始这样的经历时,家长应该怎样理性对待呢?请听一个幼儿班老师的体会:
这几天,小班热闹一件事儿:某男生和某女生“拍了一张结婚照”。另一个男生不高兴了:那男孩儿明明是我的朋友,怎么能跟别人结婚呢。我知道,又一个“结婚季”到来了。
历年“结婚季”孩子们都会流传下一些趣事儿,成为老师记忆中温暖的瞬间:
俩女孩儿玩结婚游戏,第三个女孩儿对其中一个说:“我也想跟你结婚啊!”该女孩儿答:“我今天已经跟她结婚了,明天再跟你结。”
一男一女结婚了,男孩儿说:“结婚就会有小孩儿了,我要当妈妈。”
还有孩子说:“老师,你真好看,等我长大我要和你结婚。”
……
孩子的话都反映了这个年龄段对婚恋不成熟的看法:
1、他们不知道一般情况下是异性结婚。
2、不知道多数情况下,选择同龄人结婚。
3、不知道不能跟自己的直系亲属结婚。
他们还有好多好多不清晰的概念,等着成人帮他梳理。
一些家长把孩子们的婚恋游戏当成禁忌,打压甚至批评孩子的想法:“你这么大懂什么呀!”孩子懵懂中感受到家长如临大敌的态度,知道这种事不能讨论。不跟家长讨论又跟谁讨论呢?孩子只能靠自己的胡思乱想形成自己的态度;而家长失去一个跟孩子交流婚恋态度的大好机会。[结婚年龄 http://www.fdjhnl.com/]
早些年蒋雯丽演了一个广告,广告中孩子对妈妈说:“等我长大了一定娶你。”这句话激发大讨论,一些道德人士慷慨激昂,最后广告被撤。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这件事儿多无厘头啊,那么单纯美好的童年心愿在不单纯不美好的人眼里,变成了没有伦理道德的事,真让人无语。
另一些家长刚好相反,他们觉得孩子话好玩,就拿这些话逗孩子。问题是一样的:孩子没有建立正向的婚恋观。甚至有的家长到孩子很大了还用小时候的童言无忌逗孩子,孩子不是生来逗的好不好,孩子感受很不好的说。
有现代思想的家长应该趁此机会顺势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婚恋态度。
“妈妈,我长大要跟你结婚。”
“哦,我听了很开心,你喜欢妈妈是吧。不过妈妈已经跟爸爸结婚了。你长大可以找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哦!”(明确建立直系亲属不能结婚的观念。)
“妈妈,我长大会跟谁结婚?”
“你喜欢,也喜欢你的人。”
“我要结100次婚,然后穿100次婚纱。结一次婚,离了,再结,就又可以穿一次婚纱。”
“你可以每个结婚纪念日穿一次婚纱,这样你每年都可以穿一次婚纱;但是结了婚还是不要总离婚的好。”
成人很久才能梳理清晰的观念,孩子几个月就可以了解清楚,重要的是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回应方式。
专家意见:学龄前的儿童通常都会强烈地爱他们的父母。但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爱。因此,有的孩子可能会模仿他们的父母或在电视、电影里看到的成年人,来亲吻自己的异性父母。这个时候,家长应该告诉孩子,孩子跟孩子之间或者孩子与大人之间不适合这种亲吻方式,这是大人们亲吻的方式,孩子亲吻大人,亲脸颊就可以了。
对那些想跟异性父母结婚的孩子,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爱表示积极的回应,可以试着这样对孩子说:“我知道你很爱我,我也很爱你。等你长大了,你就不会想着跟妈妈结婚了。你会爱上一个女孩子,那种爱跟你对妈妈的爱会有所不同。然后,你会跟那个你很爱的女孩子结婚。”
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,并教给孩子关于爱的价值观,对于那些对异性父母有着很强的迷恋的孩子,父母应该积极地回应孩子的爱,告诉他们,等他们长大时会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并跟那个人结婚。